從今年起,我國開始面向中西部地區招收農村定向免費醫學生。按計劃,在3年內為中西部每個鄉鎮衛生院培養一名全科醫生,由此,我國最大規模的全科醫生培養計劃大幕開啟。專家指出,全科醫生制度的推廣是最適合中國情況且有效益的醫療服務模式。
全科醫學是一門專門的學問
上世紀六十年代,全科醫學由歐美開始,越來越受到重視。1988年,臺灣也正式將全科醫學作為重要學科來發展。據調查,英國、加拿大的全科醫生約占醫生總數的40%-50%,臺灣每年有150名至180名全科住院醫生訓練名額,約占全臺灣醫學院畢業生的14%,在所有科別中居第四位。
全科醫生可解決95%以上一般疾病
基層醫療的缺乏始于二十世紀初,醫療科技的快速進步,使醫學的發展走向??苹?,但過度??苹尼t生訓練,卻導致基層醫療的缺乏,不同疾病必須分別看不同??漆t生,病人的照護缺乏全面性與連貫性,醫療費用也被逐年推高。
事實上國際有關研究表明,以全科醫生為主的基層醫療體系可以解決95%以上的疾病,只有3%—5%的病人需要經由全科醫生,轉診給其他??漆t生做進一步診治。以全科醫生為主的醫療模式好處在于,患者可以自主選擇自己信任的全科醫生作一般疾病的診治,并累積健康記錄。當患較復雜的疾病時,全科醫生就可以依據過去的健康記錄及目前癥狀作判斷,并轉診給其他???,這樣,不僅可以實現持續性及全面性的照護,也能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。
對付慢性病全科醫生有優勢
人口老齡化與疾病譜的變化也是全科醫生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。人類平均壽命越來越長,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、地區都邁入老齡化。而疾病譜也以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為主,這些慢性疾病若沒有良好的控制,隨著年齡增加,往往會衍生許多嚴重的并發癥,耗費的醫療成本十分驚人。以臺灣為例,預計2010年老年人口將耗去全臺灣醫療資源的25%,其中大多都與慢性病并發重癥疾病相關。
過去以疾病治療為主流的醫療服務,已不足以應對新的醫療問題,預防醫學因此受到重視。預防醫學保健措施的介入與推廣,不是等有病時再治病,而是在疾病未發生或病情尚不嚴重的早期,通過醫療干預或健康教育等方式,降低民眾患病的機會,已患病者則避免讓疾病更惡化或產生嚴重的并發癥。民眾由年輕時開始有了預防醫學的觀念,到老年也可以遠離多病纏身的命運,活得久也活得好。
全科醫生制是最合適的醫療服務模式
中國地廣而且人口分布不均,全科醫生制度的推廣是最合適且有效益的醫療服務模式。對于一些偏遠的、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地區,以全科醫生對疾病的處理能力,能解決大部分的醫療問題。
對于人口稠密的、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,建立全科醫生的制度,則可以有效利用醫療資源,避免浪費??v觀醫學模式的發展趨勢與實際需求,發展全科醫生為中心的醫療衛生服務是必然的世界趨勢。